【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陆空两栖应急监测系统应用
1 应用需求背景分析
1.1 现状分析
环境应急监测是有效预防与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基础,强有力的应急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对于第一时间掌握污染的基本情况,快速制定紧急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至关重要。近些年来,随着环保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手持式巡测、固定点监测、车载式巡测、无人机载监测等多种应急监测手段均不同程度投入到实际应用中,陆空两栖、点面结合的综合应急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但从目前已有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手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作为一个完整的空气污染应急监测体系,手持式、固定点、车载式、无人机载式设备品牌杂乱, 技术路线不统一,性能指标参差不齐。传统的手持式应急监测仪器,大多数品牌(尤其是国产设备)基础性能及应用经验不足,很难达到应急监测的实际应用要求;固定点监测设备中高品质的监测点分布较少,对应急监测的实际应用需求贡献极小;而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无人机载监测设备,很多厂家是做无人机产品应用起家,对于空气质量监测专业度不够,产品往往外强中干,数据质量堪忧。
二、多种应用模式中的核心部件(探头、传感器等)不能通用,造成应急监测设备应用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升级更新复杂,严重阻碍了陆空两栖、点面结合三维应急监测系统的普及应用。
当前大气环境污染具有涉及区域范围大、区域扩散性强、污染排放隐蔽性、污染源种类多、污染因子相对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要求应急监测有高度机动响应能力,广泛的时空适应性,灵活的应用模式转换以及高品质的应急监测数据;在更多无应急污染事故的时间段,要求应急监测设备便于维护,便于更新升级,可拓展应用,充分降低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成本。
1.2 应急监测系统核心需求分析
⚫ 同一套设备能同时兼具地面、空中监测两种工作模式,地面监测既能手持式巡测,也能够直接搭载在现成的应急监测车上,并实现短期连续在线监测,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同类别需求。
⚫ 不同应用模式之间核心设备(探头、传感器等)可方便快捷切换安装,真正实现一机多用。
⚫ 主要设备(探头、传感器、无人机平台等)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
⚫ 可监测参数丰富,最大限度覆盖空气污染事故污染因子。
⚫ 核心设备(探头、传感器等)便于校准维护。
⚫ 图像可视化,无人机搭载红外成像相机、可见光相机;手持式设备具备视频、音频等多种现场注释功能。
2 产品架构及特点分析
2.1 产品设计架构
首先,GW陆空多位一体空气质量应急监测系统前端技术基于成熟的美国格雷沃夫便携式TVOC 及有毒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在国内环保应急行业广泛使用已有近二十年,用户遍布30个省市的逾百家环保单位, 曾参与“812天津滨海新区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并受到肯 定。因此,系统前端传感模块的精确度、稳定性、响应灵敏度,有可靠保障。
探头搭载大疆M210 V2行业级四旋翼无人机,为空中作业提供专业、可靠的飞行平台。探头形态和尺寸经专业设计,可兼顾手持作业和搭载应用;探头重量可满足无人机搭载要求;搭载模式经产品工程师 设计,充分保证了探头的采样稳定性及数据质量。
探头仅需三步即可从普通手持作业模式切换并搭载到无人机上,耗时仅需十秒左右,两种模式无缝衔接。
2.2 产品主要特点
⚫ 核心部件(探头、传感器等)可灵活、便捷地拆装连接于手持式主机、无人机平台、车载平台, 实现陆空两栖,全方位环境应急监测;探头便于校准维护;核心部件应用效率极高。
⚫ 核心部件(探头、传感器)在中国市场有超过20年的广泛使用经验,技术先进,应用成熟,累积用户上千家,历经多次重大环境应急事故现场监测考验。
⚫ 所采用的的无人机载平台拥有5年以上的应用经验,在成熟机载平台基础上,针对空气质量监测的特殊需求,进行独特的产品设计,充分保障环境应急监测的数据质量。
⚫ 最多可同时装载10余种气体传感器,最大限度覆盖环境应急监测所需针对的参数范围;基于先进的传感器信息一体化技术,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更换传感器。
2.3 典型应用场景
⚫ 突发污染事故现场应急监测
⚫ 环保执法
⚫ 化工厂无组织排放快速定点溯源
⚫ 城市网格化小微型空气质量自动站的例行比对巡检
⚫ 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在内的其它空气质量检测相关应用
3 推荐配置方案 --GW陆空多位一体空气质量应急监测系统
4 典型案例分析
森馥科技空气质量事业部
www.mingtan100.com
www.mingtest.com